大學部


特殊選才

招生名額

1 名

篩選條件:

具中華民國國籍,就讀國內外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高級中等學校、高級職業學校以上之應屆或已畢業生,或符合「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」規定之資格,同時符合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,並有相關佐證資料者:

1.具特殊才能學生:提供下列證明之一

  1. 高中(職)參加國內外相關競賽活動獲獎者。
  2. 參加國際性競賽或跨國性之活動,獲得獎項或殊榮者。
  3. 其他特殊成就或表現,且具備佐證資料者。
    附註:如該競賽因COVID-19 疫情暫緩或取消辦理等,可提供競賽活動暫緩或取消辦理證明;並持參與競賽事前準備之佐證資料作為替代。

2.具不同教育資歷學生:境外臺生、新住民及其子女、實驗教育學生、經濟弱勢學生、持境外學歷報考且同時持國外具公信力之入學用大型測驗成績者等,提供可資證明學生符合其中一項身分之證明文件。

審查資料:

1.高中(職)歷年在校成績證明(無高中在學成績者,得以其他成績證明取代,並於成績證明內敘明理由)。
2.其他審查資料:
(1)自傳及讀書計畫:自傳字數 800 字以上,內容以清楚展現個人特質、自我認 識、報考本系動機、同時說明個人特殊才能相關經歷及情況為主。讀書計畫需 1000 字以上,內容以連結對於本系的認識、以及對未來學習的具體規劃為佳。
(2)參加國際或全國性語言相關競賽得獎證明、其他競賽成果證明、證照、特殊 成就或經歷證明。
(3)其他能展現學生特殊才能之資料(如:文字或影音創作、小論文、其他作品或 表現等)。
(4)其他有利審查資料(無則免交)。

甄試項目及成績比率:

1.高中(職)在校成績(或其他等同成績證明) 50%
2.其他審查資料 50%

繁星推薦

招生名額

18 名

學測、英聽檢定:

國文=>後標、英文=>後標

分發比序項目:
  1. 在校學業成績全校排名百分比
  2. 學測國文級分
  3. 學測英文級分
  4. 學測社會級分
  5. 學測國文、英文、社會之級分總和
  6. 國語文學業成績總平均全校排名百分比
  7. 英語文學業成績總平均全校排名百分比

申請入學

招生名額

59名,原住民外加3名,離島外加名1名(限金門縣)。
(請依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公告知校系分則資訊為主)

第一階段:學測、英聽篩選方式
  1. 國文:後標、篩選倍率 3 倍
  2. 英文:後標、篩選倍率 3 倍
  3. 社會:篩選倍率 5 倍
第二階段:審查資料、面試

成績採計方式:

學測成績
國文 * 2.00
英文 * 2.00
社會 * 1.00
審查資料、面試

審查資料 25%

面試 25%


審查資料

項目:修課紀錄(A)、多元表現(F、I、L、M、N)、學習歷程自述(P、Q)

※甄選總成績同分參酌之順序:

  1. 一、學測國文級分
  2. 二、學測英文級分
  3. 三、學科能力測驗成績
  4. 四、面試

考試分發

招生名額

請參考每年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公告之校系分則。

採計科目及加權
國文 * 2.00
英文 * 2.00
公民與社會 * 2.00
歷史 * 1.00
※ 同分參酌順序依序為國文、英文、公民與社會、歷史

碩士班


甄試入學

報考資格
  1. 無特殊規定
招生名額
  1. 5 名
需繳交之備審資料

請務必於報名截止日前,完成以下資料上傳。

  1. 學士班歷年成績單
  2. 自傳
  3. 讀書計畫
口試日期

110年11月19日(星期五)

考試科目

(一)口試:

  1. 一般口試:適用所有應試者。
  2. 視訊口試:因遠地就學、比賽或居住之原因,無法在規定口試時間應試者,另行提出證明文件於報名截止前向本所提出申請,需經本所審核通過。視訊口試規範及申請表如下:
    1. 口試時間因遠地就學、比賽或居住之條件並附有證明者因素者,方得選擇視訊口試。
    2. 由本所排訂視訊口試時間,公告於網路,並以電子郵件方式通知考生。
    3. 正式視訊口試前一天,本所與考生雙方須進行連線測試。
    4. 正式視訊口試當日,口試時間 30 分鐘前再次連線測試並報到。依報到時間遲到 20 分鐘未上線者,不得應試。遲到未上線時間未達 20 分鐘者,其口試時間將調整至最後順位。
    5. 正式視訊口試時間若考生未準時上線,本所口試委員得等候 2 分鐘。(透過螢幕錄影以紀錄時間);2 分鐘後考生如仍未上線,視同缺考。
    6. 若考生申訴並證明為可歸責於中國文化大學「校內網路環境」故障而導致口試無法進行,則可再進行視訊口試一次。
    7. 考生須選擇適當之場所進行視訊口試,確保口試過程不受干擾。
    8. 正式視訊口試時,不得有他人在場,考生須利用攝影鏡頭環繞掃視所在場所,以資證明。
    9. 選擇視訊口試者,須簽署切結書一份,於報名截止前繳交。凡冒名頂替或採用其他詐欺手段應試者,經檢舉查證屬實,將依「中國文化大學招生考試試場規則」規定辦理。

(二)審查資料

※本系碩士班可申請提前入學。
系所組特色

新聞學系隸屬新聞暨傳播學院,成立迄今已有50多年歷史,為臺灣培養無數新聞傳播人才,為本校重點院系。本所教育目標以「學」、「術」相輔,培養學術專業人才,並以培植專業新聞從業人員為目標。


相關課程資訊如下:
1. 本所課程設計則以「新傳播科技」為核心,涵蓋:(1) 數位內容製作訓練(課 程如大數據分析及電視新聞專題與紀錄片等)、(2) 新媒體產業經營模式研究(課程如網路社群與民意研究等)與(3) 新媒體文化研究(課程如文化全球/本土化與影像消費、政治傳播專題研究等)三大領域。
2. 本所師資豐富,教師包括美國、英國及台灣知名大學博士級專兼任教師,教 師均為學術與實務兼具。
3. 本所提供碩士班學生豐厚獎學金,總獎學金每年將近15萬元。
4. 本所為讓學生可以結合學術及實務領域,接受碩士班同學以文字或影音深度 報導為畢業論文。同時針對有意願前往校外媒體實習的同學進行媒合。
計分方式
口試 60%
審查資料 40%

→→報名系統連結→→

考試入學

報考資格

以同等學力資格或具備下列資格者:

  1. 高等考試或相當於高等考試之特種考試有關新聞行政人員、國際新聞及外交人員類科及格,持有及格證書者。
招生名額
  1. 8 名
需繳交之備審資料

請務必於報名截止日前,完成以下資料上傳。

  1. 學士班歷年成績單
  2. 自傳
  3. 讀書計畫
考試科目、計分方式

(一)審查資料:40%

(二)口試:60%

  1. 可接受申請視訊口試
  2. 口試日期:111年3月11日

系所組特色

新聞學系隸屬新聞暨傳播學院,成立迄今已有50餘年,為臺灣培養無數新聞傳播人才,為本校重點院系。本班教育目標以「學」、「術」相輔,以培養學術專業人才、及培植專業新聞從業人員為目標;課程設計則以「新傳播科技」為核心,涵蓋數位內容製作訓練、新媒體產業經營模式研究與新媒體文化研究三大領域。


數位內容製作訓練領域,包含資料新聞學、深度報導、大數據分析、電視新聞專題與紀錄片、科學與風險報導專題研究等實務訓練之課程。新媒體產業經營模式研究領域,則涵蓋網路社群與民意研究、數位匯流產業經營策略研究、傳播科技、政策與法規研究等課程。至於新媒體文化研究領域,則以文化全球/本土化與影像消費、傳播生態與社會變遷、傳媒變遷與社會記憶、政治傳播專題研究為課程核心。
本系提供碩士班學生豐厚獎學金,包含:「學業成績優良獎學金」每學期1-2名,每名新臺幣1萬元;「漆高儒先生紀念獎學金」每年1名,每名新臺幣3萬元;「鄭貞銘教授紀念獎學金」每年3名,每名新臺幣2萬元。此外,本班為培養學生學術與實務結合之能力以縮短學用落差,接受碩士班同學以文字或影音深度報導為畢業論文。
計分方式
口試 60%
審查資料 40%

→→報名系統連結→→